2007年9月27日 星期四

見光死

奇摩部落格本來不讓某人看見我blog,但引起不小風波,被見光死,讓我和同事另起爐灶,重做新的blog,將來我在此blog批評公司發洩的好地方,不然心情不好怎麼發洩呢?你常來逛成習慣,不會迷路。
Marian寫於2007.9.27

化妝品專櫃

化妝品專櫃到處充斥著專櫃小姐的詢問及解說
可能會給我有點反感,就是左營這家【三商百貨】
我到達門口進入時,不到5秒鐘專櫃小姐(外表看來像歐巴桑)就上前來詢問我的需求
我還沒開口前,專櫃小姐就急握我手速往櫃台
向我不停解釋產品和價格,喋喋不休
我聽不懂她講啥,講得太快,害我來不及讀唇,無法讓我好好思考自己究竟需要啥

專櫃小姐一直打斷購物者的思路
刺激買氣,服務拿捏不好,可能導致反效果的另一個情況是
大部份老闆希望與顧客建立朋友關係
但是顧客並不想許多企業或老闆教育其客服人員要與顧客建立關係
但是,很多人忘了,顧客經常在趕時間顧客無法對其服務產生共鳴
銷售產品品質模糊掉了…
化妝品專櫃小姐若在第一分鐘就提供服務,是會讓我不再上門的
否則我會像咪咪的表情....

Marian寫於2007.6.8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戰爭遺跡當畫布

An artist painting a blast wall on
Abu Nawas Streetin Baghdad, part of a city program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slabs of concrete that have sprouted across the city.
With Fixtures of War as Their Canvas, Muralists Create Beauty in Baghdad

戰爭遺跡當畫布  巴格達壁畫家創造美景  王先棠譯 

他們把這些東西稱為緩衝板,是這個長年戰亂城市裡最近戰事留下的最顯眼遺跡。
過去4年來,這些巨大的混凝土板緩緩蔓延整個巴格達,沿著馬路、河川和人行道曲折前進,遮蔽日光,圍住政府機關、宮殿建築與行政區。
現在,由於這些防爆牆處處可見,而又恐怕會長久存在,巴格達市政當局雇用了24個伊拉克藝術家,請他們用巴格達城的過去來掩蓋它的當前,軟化防爆牆冷酷灰色的僵硬感。
這些藝術家自稱賈馬埃吉達,意即「繪牆小組」。他們薪水不多,剛開始每天約15美元,過去1個月,他們蹲坐在鷹架上,把一千年來戰士、君王與神話傳說的圖象,畫在底格里斯河邊52個4公尺高的混凝土板上。
他們都面臨伊斯蘭狂熱份子時時帶來的恐懼,來自什葉派和遜尼派的狂熱份子殺死、脅迫、驅趕了數千名伊拉克藝術家,因為藝術家的理念與他們對伊斯蘭的偏狹詮釋不相容。
這些藝術家因工作機會很少,有這點收入就很高興,卻也帶著不安的知道,自己只能描繪這場戰亂的粗淺表象,他們的城市已因行刑隊、教派暴力與傾頹的基礎設施而陷入泥沼,戰爭並使數十億美元因為貪腐、浪費與治理失當而泡湯。
在藝術家作畫的鷹架後方,數百名伊拉克人排隊一整天等著買汽油,而這片土地其實有全世界最大的幾個油田。
其中一個藝術家是45歲的哈森‧伊布拉辛,他說:「這是鬧劇、是諷刺,你迫切需要許多東西,卻在其他東西上面花大錢。」
他接著說:「這個社區離底格里斯河很近,我們卻缺水缺電。錢都花在沒有必要的事情上,其他工程計畫又有一堆貪汙弊端。這個壁畫工程只是九牛一毛,卻有文化、藝術與美學意涵。」
他指著一幅壁畫說,畫的是亞述國王與一頭獅子搏鬥的場景、以及美索不達米亞的古老楔形文字書寫系統。
幾個月前,這群藝術家的第一個計畫,把靠近巴格達地標「天堂廣場」那一段死氣沈沈的圍牆變成上有漁船、阿拉伯種馬、山脈與鄉村景致的模糊畫影,讓人引頸注目。
繪製壁畫的概念,源自底格里斯河東岸防爆圍牆上的一些非正式塗鴉。和伊拉克社區委員會合作的美軍士兵跟著塗鴉,這個計畫於是有了動力。
這些藝術家希望,藉著選擇諸如前伊斯蘭時期的蘇美、巴比倫與亞述文明作繪畫主題,他們可以避免反對聲浪,因為這些文明的科學、法律與藝術成就,所有伊拉克人都引以為豪。
面對有人質疑壁畫工程很花錢,其中一位藝術家海德‧阿布‧卡拉爾辯護說,壁畫很實用而且能啟發人心。
他說:「如果我們只會這樣算計,只花錢推動協助缺水缺電民眾的計畫,日子就會很難過。壁畫計畫讓人有機會工作,覺得日子可以過下去。」

Master of the Unexpected

Sigmar Polke, who will be featured at the Venice Biennale, in his studio in Cologne .

Master of the Unexpected, Conjuring the Mystical 

張佑生譯

在西格馬‧波爾克所有創作材料中,砒霜特別珍貴。
薰衣草油、流星塵、金箔和朱砂也是,這些都是他一再混合入畫的材料。最近某個下雨的午後,倒是晶瑩剔透的紫羅蘭色顏料讓藝術家出神。
進入他稱為夏日畫室的地方,位於德國科隆工業區附近像倉庫的住家後方,一座油布搭成的帳棚,畫家跨步走向三幅巨大畫作。都是為6 月10日開幕,大批各國觀眾前往的威尼斯雙年展而作。65歲的波爾克已將浸泡過亮漆的彩色纖維層層疊在畫布上,再塗上更多亮漆,然後是片片黑色透明纖維。

些微日光穿透帳棚,畫作散發出輕柔飄逸的光芒。 「一旦我刷上紫羅蘭的顏料,表面就會變成金色。」畫家邊說邊凝視這幾幅3x 5米的畫。「光一反射,畫就會變顏色。」
代表波爾克和麥可渥納畫廊簽約的經紀人戈登‧文尼克萊森插嘴:「紫羅蘭自文藝復興以來就有神秘的特質,總是讓西格馬著迷。」
波爾克是巫師、笑匠、哲人、靈視者,也是現今許多藝術家心目中的英雄,對策展人和收藏家深具吸引力。引人入勝部分原因是他對傳統油畫不斷求新求變,運用一大團或一小滴古老的物質,或以獨特手法將量產的廉價布料和素描的畫像並列。
當今沒有明確的藝術運動或風格主宰大眾品味之際,波爾克以意外大師著稱。他經常植基於古代神話、哲學和化學,藝術家和策展人說,他的作品看起來總有新意。75歲的藝術家約翰‧巴爾代薩里形容波爾克是藝術家中的藝術家,他解釋:「一個次級藝術家拿他任何一步去用,都能闖出一番名堂。」
波爾克這些日子的任何作品,幾乎都有收藏家和美術館館長排隊蒐羅。一組黑白畫作今年二月在曼哈坦年度藝展的雞尾酒會亮相,十分鐘賣光。
他的魅力部分來自他深居簡出,不像傑夫‧昆斯、達米安‧赫許或村上隆汲汲營營維繫個人電影明星般的魅力。波爾克迴避眾人目光,捍衛個人隱私。他好幾個月不接電話,或不讓訪客進入畫室,是出了名的。
但在文尼克萊森敦促下,畫家同意讓一位記者在威尼斯雙年展前進入他的畫室。經紀人表示:「我覺得這幅畫是個里程碑,而且需要解說。」
波爾克說,為雙年展準備的畫源自一些明確的理念,不過,是在他實驗下以神秘方式演進而來。「觀念與素材會合就是如此,」他用德國腔英語表示:「你看見你要什麼,但你必須下工夫畫,而結果總是不同。」
他總共為雙年展創作七幅抽象畫,在傾注亮漆的表面塗敷、弄乾,花了兩年時間。畫作共同名稱是「時間軸」,將在雙年展裡成為義大利館招牌展的核心,叫做「用感官思考,用頭腦感覺。現在式藝術。」
如同他的畫,波爾克的解釋不見得容易條分縷析。他指指一幅畫,透過故意抹上的一層灰,上面可以看見他的指紋。「這類畫述說許多故事,」他說:「指紋像罪犯的指紋,是讓你心生畏懼但也是你想觸摸之物。」
他說:「對我而言,圖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想去觸摸的人類行為。」整個春季,他大部分時間花在後院畫室,完成威尼斯雙年展的畫。只有一幅畫含有人類圖像:一排孩童往下盯著一個模糊的影像。圖像是一張放大的毀損幻燈片,波爾克在一處墓園發現,將其投射在油畫布上再著色。
一如以往,波爾克認為,威尼斯雙年展的觀眾將會努力詮釋他的畫作。但他補充說,連他都無法從自己任何作品中摘選出一個單一意義。 他說:「一幅完成的畫,是合幾百萬個印象而成的一個印象。」

關鍵字句
欣賞藝術總免不了探究作品意義,但有時會流於望文生義。曾有藝術家刻意推出全黑、全白的畫展,逼迫觀賞者脫離「作品是什麼」的窠臼,將關注焦點轉移到作品如何形成。


文藝理論家蘇珊桑塔格的名著就叫《Against Interpretation》(反對詮釋)。
因此,紐時周報介紹德國當代藝術家波爾克,細數他創作用的材料,像砒霜(arsenic)、薰衣草油(lavender oil)、流星塵(meteor dust)、朱砂(cinnabar)、晶瑩剔透的紫羅蘭色顏料(a pure, crystallized violet pigment)等。

畫家創作手法也詳細介紹:將浸泡亮漆(soaked with lacquer)的彩色纖維層層相疊(layer upon layer of multicolored fabrics)在油畫布(canvases)上。 或是將各種材料並列(juxtapositions)。不僅是擺在一起,而且是將不同事物並列。例如小說裡面寫實和超現實情境並列:the juxtaposition of realistic and surreal situations in the novel.

本文標題稱波爾克為Master of the Unexpected,譯為「意外大師」,因為他的作品似乎永遠求新求變(always seems new),同時也因為他捍衛私人隱私(guard his privacy),往往數月不接電話或見訪客。他的畫作也因此成為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招牌展(signature exhibition)的核心。

比較起來,畫家對作品的解釋反而不多,而且抽象,被記者認為和他的畫作一樣難以條分縷析(parse)。Parse原意為語法分析,引申為針對某物進行拆解,鉅細靡遺的分析。因應畫布特性,在本文可譯為條分縷析。簡單說,就是「理解」:I simply couldn't parse what you just said.

畫家認為觀眾將拚命(strain to)詮釋畫作意涵,但他無法提供答案。同樣是努力,work hard在本文因為和維持名氣聯用,不妨譯為「汲汲營營」。動詞片語strain to有使出吃奶力氣的意味,像是去唱KTV,非要點首高過自己音域的歌來唱,結果得拚老命,高音才唱得上去:I really had to strain to reach those top notes.

其實,藝術的創作(poetics)與詮釋(hermeneutics)並非勢不兩立。所謂「反對詮釋」,反對的也是對藝術作品制式僵化的反應,並非反對所有的詮釋。

畫家在威尼斯的主題展名稱:用感官思考,用頭腦感覺(Think With the Senses-Feel With the Mind),顛覆日常習慣的認知,出人意料,不正是欣賞藝術的樂趣?

男人外遇

Pamela Druckerman says “simply being male” is the biggest risk factor for infidelity in the world.
A Blithe Tour of Adultery Around the World

輕鬆瀏覽全球各地外遇   田思怡/譯
在「外遇,不用翻譯」(譯注:作者套用電影片名「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這本調查全球各地外遇有何不同的書中,作者潘蜜拉.德魯克曼引述這句忠告給背叛男人的女人:「不要表現得太快樂。如果你在淋浴時從來不唱歌,現在千萬別唱。」
忠告的出處是「柯夢波丹」雜誌。(還會有其他出處嗎?)但是哪一國的版本呢?這本輕鬆小品在尋找禁忌知識時,在日本、南非、法國、印尼和美國停留。淋浴唱歌的告誡來自俄羅斯版「柯夢波丹」,但在以上任何地方都會是不錯的忠告。
「外遇,不用翻譯」以地理區域分隔,每個區域都驅使曾在華爾街日報當記者的德 魯克曼 女士歸納出一套新的概念。這本書的故事寫得很精采,而且通常很有趣,但德魯克曼勁頭十足地蒐尋材料(相對於智慧),也許有些粗糙。
一個法國男人告訴德魯克曼,「在他遇見後來變成他情婦的女人後,很快就停止心理治療,因為他終於快樂起來」。
花心的芬蘭人對於他們的行為感到非常自在,也許因為芬蘭媒體對這種事不帶道德批判,也許因為他們熱愛旅行。芬蘭人樂意回答有關性事的調查,因為登門拜訪的問卷調查員可能衣著像護士。
她寫到:「在全球各地,出軌的最大『危險因子』就是身為男人。」
雖然作者現居巴黎,「外遇,不用翻譯」特別關注美國人的行為,以及她稱為婚姻工業園區的婚姻顧問業。她驚嘆:「我從來都不明白婚姻可能出現多少不同的問題,直到我看到林林總總的治療才了解。」復合中的美國外遇者可能花「幾千小時」討論這樁外遇,並請求原諒,也許永遠得不到。而一個法國男人解釋說,因為他妻子的外表,他覺得他選擇婚外性行為理直氣壯。他說:「我沒有多少罪惡感,我多次要求她改變,穿漂亮一點、性感一點,去找髮型設計師。」
德魯克曼來到俄羅斯,她發現俄國人對於性有種炫耀的態度,同時對於蘇聯垮台後改變中的道德觀相當困惑。她得到一個專門研究「斯拉夫人性事祖傳知識」機構的協助,這個機構提供有關性騷擾的忠告。這項忠告是,在公司上班的年輕漂亮女人可以預期會被性騷擾。
這本書綜覽非洲國家的部分最令人不安,非洲的愛滋病和惡意拋棄是兩大毒害。
亞洲最悽慘,中國經濟榮景在大陸創造出所謂的「二奶」社群。
在日本,她發現女人對舊男友念念不忘,男人則遵守嚴格規定,光顧有酒女的酒吧和色情夜店。外遇是一種癮,但多半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她寫到:「我沒有找到多少在『無性婚姻』中失去的性生活。就算許多日本婚外情是真的,也是微妙的情感依附,而不是真正的性。」

大陸花卉進軍全球

大陸花卉進軍全球    孫永慶/譯
美國人和歐洲人已經習慣買中國大陸量產的鞋子、玩具及微波爐,再買玫瑰,有何不可?
中共當局基於這種思維,精心規畫輸出切花,其目的不僅在發展一門新生意進軍世界,同時還要重塑中國大陸西南部的社會經濟風貌。
北京官方將花卉產業及另外幾種產業擺在距沿海省分十萬八千里的地方,這些省分享受大陸大部分繁榮的果實,官方希望為千百萬與外界隔絕的貧窮勞工創造工作機會,消弭富裕城市居民與未就業農民間的所得差距。
在雲南昆明的大花田,工人先剪下大溫室玫瑰,送到大倉庫用手拔刺,最後用紙和塑膠袋包裝交運,一個月收入只有25美元。沒有刺的玫瑰重量較輕,包裝比較緊密,可以減輕空運運費。
首批持續出口到美國的花卉剛剛上路,其中有些會落腳洛杉磯,和紅酒一起包在禮盒裡。有些將在荷蘭拍賣,荷蘭雖然一向以本土種植的鬱金香等花卉自豪,但未能抑制民眾對大陸低價玫瑰花的需求。幾乎一夕之間,雲南這個貧窮農業省分的花農搖身一變,成為新加坡以至莫斯科等地市場的大供應商。
省級單位雲南省花卉產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鋼說:「我們計畫在10到15年內,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花卉生產外銷國。」可能還會成為世界最大花卉產銷國,僅次於荷蘭。
中共當局全力促成這一切,他們將最好的基礎建設延伸到內陸,在這個戰略地位重要的地區,建造12線道馬路、堅固的橋梁和國際機場。
切花產業被列為非常重要的國家大政,國家主席胡錦濤兩年前前往雲南視察,即指示拓展外銷。總理溫家寶和前總理朱鎔基更親自關切,要求改進雲南的溫室,政府並提供無息貸款供建造溫室之用。
中國大陸主要是想出口玫瑰花,因為玫瑰每公斤價值很高,便於長途運輸,損失有限。
但中國大陸的花卉產業,一如其他許多產業,生意手段引起他國反彈。荷蘭等西方國家政府抱怨,大陸花農擅自引進國際註冊的花種,不付權利金,這個爭執可能促使其他國家限制大陸花卉進口。
還有一個問題是中國大陸的生產力。許多國家的花農擔心,大陸出口太花卉,尤其是劣質花卉,可能導致盤商價格暴跌。
中國大陸在全球花卉產業的影響力也可能表現在觸覺上,那就是沒有刺。
在昆明南方110公里的西街(譯音),22歲的石英(譯音)拿著花剪走進花田溫室,沿著長長的花圃,挑選將在洛杉磯包進禮盒的玫瑰花。 她剪下符合標準的花,送到燈光昏暗的倉庫,那裡一排排女工正用手工清理刺和葉子。其他地方如果加這道工,應該是用機器操作。
最近一個下午,今年19歲、身材瘦小的錢蘭(譯音)戴著褐色工作手套,圍著沾滿泥巴的淡黃色圍裙,在倉庫裡站著工作。她一次抓起一支 一公尺 長的白色或淡紅色玫瑰花,拿起一種像鉗子的工具,在底部起算約30公分的地方緊緊夾住花梗往下扯,花梗居然幾乎毫髮無傷,令人驚奇。錢蘭的工作也可以用附有旋轉塑膠管的機器取代,但花梗會受傷較嚴重,產生的傷痕可能縮短花瓶的壽命。可是這工作用手來做,可以說是人體工學的夢魘,很可能一再造成壓力傷害。錢蘭說:「我做久手會麻。」錢蘭最近才從高中畢業,一個月賺25美元。
記者問她有沒有收過男士送的玫瑰花,她害羞起來,低聲說「有」,接著滿臉通紅,回轉身去工作。

魚樂否?

Humans Are Happy, but What About the Fish?

樂遊水族館 可知魚樂否?
  
王先棠/譯
水族館愈受遊客歡迎、愈引人入勝,支持者愈要求館方加強教育與鼓勵民眾投入自然保育,而批評者也就愈擔憂水族館實際上已成了垂死海洋的迷人替代品。
2005年11月開幕的喬治亞水族館尤其雄心萬丈,至今已吸引450萬人參觀。它建造了世界最大的水族箱,以展示世上最大的一種魚:體長可超過20公尺,但人們對其瞭解甚少的鯨鯊。
生物學家警告,他們還無法解釋這種外皮有班點的生物為何喜歡沈到水下1000公尺,甚至更深的地方。而就連一個造價高達三億美元的水族館,也沒辦法讓牠這麼做。不過水族館行政人員回應道,館中四尾鯨鯊是從每年有捕捉限額的台灣漁民手上買來,才沒有成為盤中飧。水族館有了牠們,研究人員就可以近距離觀察。
但是今年1月尚在青春期的鯨鯊勞夫死了。
為回應抗議聲浪,喬治亞水族館館長兼執行長傑佛瑞‧斯瓦納根在亞特蘭大新聞憲政報上撰文表示,鯨鯊展覽開啟了遊客的「情感與理智」,在遊客與動物之間建立了「特殊聯繫」,也激勵民眾保護瀕危的海洋環境。
批評者指稱,水族館產生的影響正好相反:仰賴精密科技的展覽變多了,讓真正的海洋顯得可有可無。
興建喬治亞水族館並將它送給亞特蘭大的Home Depot共同創辦人柏納‧馬可斯甚至保證,喬治亞水族館比大自然還好,給魚兒一種悠閒無慮的生活方式。
他在開幕典禮之前說:「這就像入住麗池卡爾登飯店。如果你問牠們想不想回到海裡,你覺得牠們會說什麼?牠們會說:『你瘋了嗎?』」
勞夫死亡過程的細節多少透露了鯨鯊的生活不如想像中舒適。水槽經過化學藥劑處理之後勞夫就不再進食,因而被館方強迫餵食數月,這顯然是水族館通行的做法,就連海馬這種小不點生物也不例外。
斯瓦納根寫道:「我們研究科學,有時候從死亡學到的,和從生存學到的一樣多。」從勞夫的例子看來,我們可知牠是因胃穿孔而死,這很可能是餵食管造成的。
某些科學家認為,從人工飼養的動物身上取得的知識,主要用途就是改良飼養照顧的品質。
水族館可能讓魚兒日子難過,卻為人類不僅能控制自然,還能改善它的樂觀想法提供了溫床。不過,2005年金潔‧史特蘭德在喬治亞水族館開張以前於「信徒」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卻記錄了水族館與嚴重受損的生態系統的關係:加州蒙特瑞灣水族館蓋在老罐頭工廠街上,如今這些工廠也因為沙丁魚漁獲枯竭而棄置。位於西華德的阿拉斯加海洋生物中心大半營運經費來自「艾克森瓦爾狄茲號」油輪漏油事故調解基金。
在亞特蘭大,喬治亞水族館的咖啡簡餐廳只賣具備永續性的海鮮食品,你離開水族館的時候也可以把門票與地圖放進環保回收箱裡。史特蘭德女士寫道:「這其中的含意是,真正要緊的是個人行動,而非企業責任。」
野生生物保育協會研究所負責監督紐約的動物園與水族館,此機構的公共研究主任約翰‧弗雷澤說,這類論調與他親眼所見的情況沒有關係。
他說:「很多人希望動物園與水族館在倡導環保議題上能夠更積極進取。」然而社會學家發現,義憤填膺並非唯一能激勵人的因素,還得有情感與認知上的聯繫才行。
與活的生物接觸,才是行動的催化劑。
弗雷澤說:「關愛就從這個地方開始。」

霉乳酪

Tom Calver, of Westcombe , England , has installed a Webcam to allow viewers to watch his cheese mature. Waiting for Gouda ? Forget it: it’s all cheddar, all the time.
Lights! Camera! Cheese Mold!


燈光!鏡頭!霉乳酪!   王先棠/譯
今年2月,湯姆‧卡維的乳酪收到一封情書,他本人卻沒有。自此,對湯姆而言,成名之路無厘頭這殘酷的事實,也就再清楚不過了。
「它有什麼豐功偉業?只不過呆坐在那兒,慢慢發霉罷了。」卡維先生指的是一塊正在索美賽特村莊他的農場裡逐漸熟成(譯者按:熟成,指乳酪藉由溫度和濕度的配合,讓乳酸菌和凝乳酵素產生反應,通常溫度越高,熟成也越快。)的20公斤 切達乳酪(農場是卡維先生的,不是乳酪的)。
不過,和其他竄紅的媒體寵兒一樣,這塊切達乳酪並沒有因為成就上不了檯面,而在成名之路上受阻。它是「切達乳酪監看電視」網站(專門播放這塊乳酪在架上熟成過程的現場畫面,網址是
www.ched-darvision.tv)的明星,網站點閱次數逼近100萬。
「西部農家製酪協會」發言人多姆‧藍恩說:「這個網站似乎吸引了許多原本不太可能和乳酪製作扯上關係的人。」卡維先生是這個組織的會員。
12月間開始製作這塊乳酪時,藍恩先生幫忙架設了網路攝影機,製作程序始於卡維先生那群霍斯坦乳牛的乳汁,然後進入標準的凝乳(與乳清)階段,至終變成一塊切達乳酪。
這塊乳酪會在架上待到12月,等到完全熟成,再義賣捐作善款。
藍恩先生說:「當時我們就想,該怎麼向大家示範製作一塊真正優質的切達乳酪得花多久?然後我們想,不如把過程從頭到尾拍下來。這非常搞笑,因為實在沒什麼好看的。」
的確。這塊切達乳酪沒什麼動靜。它只是坐在那裡,跟其他數百個乳酪一樣,不知不覺漸漸成熟。每周一次,名叫蓋瑞的乳酪翻面男工會過來幫卡維先生把乳酪翻面,讓乳酪裡頭的水分分布均勻。與其他靜止不動的迷人玩意兒一樣,這塊乳酪似乎化為一塊白板,讓仰慕者在上面抒發喜好,展現習癖。有人為它寫詩作曲。網友還透過電子郵件熱烈討論乳酪上發霉圖案的超自然抽象意涵。
在英國,「切達乳酪監看電視」只是一些湊巧令大眾著迷的無聊網路攝影網站的最新成員。而英國人製作這類網站的能力顯然舉世無雙。
1991年有人把劍橋大學電腦實驗室裡一個咖啡壺的影像放上網路,這大概是同類網站的開端。
卡維先生搞不太懂為什麼會有人想看他的乳酪,但是他也說,這或許和現代生活錯亂無常的特質有關。
他說:「它給人安全感,全天24小時都待在那裡。我聽說,某人講過,在睡前看看這乳酪,就感覺它挺不錯,教人心安。 你們真該找個心理學家談談。」

藝術也在看我們

Thomas Struth’s “Hermitage 1, St. Petersburg ” (2005). The photographer trains his lens on museumgoers and sometimes is able to hang his observations in museum galleries.
Art That Looks at Us, Even as We Look at Art

我們看藝術時 藝術也在看我們  王麗娟/譯
湯馬士‧史楚斯在馬里昂‧古德曼畫廊的個展中,照片裡面的博物館訪客站在馬德里的維拉斯奎茲作品前,或是在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內,注視著李奧納多‧達文西的作品,神情狂喜、充滿自負。是近20年來令人難忘藝展中的一場高潮好戲。也在差不多時間的這些年,史楚斯一直在拍攝博物館遊客的照片。他們觀看藝術,但你或許會說真正的問題是他們和我們,看透了什麼。
這項展覽成了普拉多博物館最近一項展覽的尾聲,史楚斯在該處把十來張當中有些接近真人大小的照片,巧妙安置在其他繪畫與雕刻之間。這需要一點勇氣和巧思。不按牌理出牌且出奇不意,史楚斯的照片豐富了一間間近乎堅決的偉大陳列室。
史楚斯的作品,部分需要模糊(藉此讓我們更專注於)他所拍攝的這些畫作之間的空間界線,有些空間被觀畫的人占據,有些空間被我們這些觀看照片的人占據。
在維拉斯奎茲所繪肖像畫的一間陳列室中,史楚斯擺了一張兩位日本年輕女性注視相機鏡頭距離外一張畫作的照片。畫作在牆上的位置正好就是她們照片現在擺放的地方。兩人既熱情又拘謹,從明顯有文化差距的眼光來看,似乎有種溫和的喜感與傷感。牆上的幾幅畫怒目回瞪她們。
哥雅的《1808年5月3日 》裡面有一位英雄站在行刑隊前,在畫的對面,史楚斯安插一張東京觀眾的照片,觀眾以黑暗的剪影出現,在一個巨大、消過毒的白玻璃箱中,欣賞由羅浮宮出借的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領導人民》。哥雅與德拉克洛瓦筆下的兩個英雄氣慨的場景,遭到現代消費的道德模糊曖昧微妙地消磨。
在普拉多,史楚斯擺了一張自己在慕尼黑觀賞杜勒自畫像的照片(你只看到他穿著藍外套的手臂與肩膀,照片模糊不清),而照片中的杜勒回看著我們。杜勒才是史楚斯自畫像中真正的模特兒,照片自我指涉的對照人物。
史楚斯的作品隱含著情感,不光是亮面的視覺而已。參觀者可看出博物館經驗近年 的大致演進,民眾的成長,即使是有行動電話分心,以及未改變的地方。
頭靠頭,一起聽冬宮博物館錄音導覽,搜尋達文西畫作兩位中年婦女的表情成了永恆。(兩人的表情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在她們身旁,戴著一頂粉紅鴨舌帽,穿著萊姆綠露肩上衣的,是個現代美國瑪丹娜,觀光業的年輕天使。
史楚斯將相機架設在畫作旁,讓我們看見的,是望向一張我們無法看見那張畫的觀畫者。他將幾張這種各有不同,於不同時間拍攝的照片加以組合,讓它變成帶狀裝飾;或前或後的這幾組人,將所有的一切打成一片。他以相同手法,將幾人的眼光集合在普拉多的《侍女圖》前,讓我們看見,畫中的人物盯著望著他們的人看。
誠如普魯斯特所寫:「過去的片刻並非靜止不動,它在我們的記憶中維持運動,牽引過去走向未來,朝本身也在變成過去的未來前進,並牽引我們走入過去的列車。」
史楚斯的照片表達的即是這種延續性,從維拉斯奎茲等藝術家出發,進入到他們作品所在的公共場所,再到我們。
我們到博物館找什麼?我們去那裡尋找照片的真相,結果是互看彼此臉孔。
我們尋找的是自己。

來自英國的廣告

聾人與健全人一樣,好人是多數,壞人敗類只是極少數
一些機關企業單位,嫌聾人“ 不便溝通”

即使有大學文憑,也不願錄用
這個社會看待殘障者的心態何曾真的健全呢?
在現實生活中,不論怎麼努力
我觀察到很多健全人的內心已是殘障


Marian寫於2007.8.2

姐姐的守護者

Miyao推薦,就借我看這本
我在金石堂買【姐姐的守護者】,值得永久珍藏
因為我家裡的成員,最了解我的就是老姐
我求學時曾跟老姐打了架、爭吵的過程,越吵感情越好
從小耳朵受損至今日,一直感到老姐非常保護我
書裡靈巧地掌握人與人之間脆弱
敏感又錯綜複雜的關係
閱讀時會持續騷動情緒
看完後會讓人想落淚
也想找人分享內容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閱讀的小說
感謝Miyao的分享


Marian寫於2007.8.14

生在醜陋世界裡

從個人家庭到社會國家的不穩定,卻清楚實在地在許多人心中搖晃
社會價值破碎,劃傷了原本美好的期待
連大人都無法為孩子保證一個美好未來之時,
孩子們驚見世界的醜陋角落,也是必然的
只是生命裡遇見所有的難堪情節,並不是要我們灰心氣餒的
那是一段段呈現在眼前,讓我們比照內心深處的過程
讓我們確定這將不會是我們所選擇的自己,就算不能改變別人
至少可以掌握自己不隨紛亂的環境起舞(隨風起舞)
『這世界如果少了人類,那就美麗多了!」哲學家們的說詞固然寫實
活在醜陋的世界裡並不容易,能活出這樣的美麗,生命必然更加燦爛
這本書我看完後
【偷書賊】很難不教人這事件聯想成「泛政治化」
因為太顯而易見
那麼,如果你被司法判定讓你感到不公
那麼陳述以上偷書賊的情節和你有什麼差別?
現今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的人民最需要的是什麼?
【複雜的法律】更易有助於讓台灣人民過得更富裕充足? 民生安樂?
【複雜的法律】只是教人民辨識的一種符號?
如果沒有背後的良心和公正判決作後盾只是空有其名
濫用司法資源轉為「泛政治化」
告來告去,一點意義也沒有而且
大部份訴說工作與生活的感嘆
辦公室裡的紛爭與家庭的糾正,讓很多年輕的時候
待起的心思很不穩定,為什麼人心會那麼醜陋呢?
以後我們自己會不會也變成這個樣子呢?


Marian寫於2007.7.15

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i-Phone V.S. 英國名牌環保包500元



限時限量引發全球消費者相當大的憤慨
但引起全球消費者的高度興趣,一開電視看見字幕和片段
有些人為了英國名牌環保包500元排隊靜坐
買不到的消費者偏愛對新光三越的工作人員大吼大叫的抗議行為
排隊者被壓擠受傷還上醫院,一群瘋子還是災民?
美國人身材高大,家坪數大,車子大,食物大,衣服又大,什麼都大
不懂美國人一窩蜂為何要買〝更小〞的i-Phone?
i-Phone螢幕小看得累(瞇瞇眼),不如NB筆記型電腦!
以上兩項產品,街上人人的手上都有沒屬於自己獨特的風格
盲目跟隨,沒有多大的獨特性
記得回憶麥當勞買全餐送kitty,沒貨無法買到引發一群擁擠打了大架
麥當勞的老闆看你們受傷,心想:你們心甘情願,我滿腦子都是多賺點錢
麥當勞的老闆願意付醫療費嗎?屁!
i-Phone V.S. 英國名牌環保包500元都是3分鐘熱度
常會產生像蛋塔熱一樣的結果這種結果一多
也變成泡沫化了做事3分鐘熱度的人?
他們的行為表現代表了什麼?
恭喜他們!
因為這些都是3分鐘熱度的症狀喔!
他們正常人這行為令我感到悶 。

Marian寫於2007.7.7

左營勵志新村

左邊招牌是爸爸開旅行社,早己遷移別的地方



2006年4月搬離我的故居
至今滿一年又3個月..
因為我非常念舊,很懷念我的故居
對「左營勵志新村」有很深的情感
媽媽還沒生我前,跟爸於民國58年搬進入「左營勵志村村」
當初這房子外觀是用磚砌成的
我喜歡屋子紅瓦磚牆的質感
覺得磚是台灣紅其中一種能令人最安靜
經30多年,紅磚牆外觀改建為鐵架,以利方便擺好多的盆栽
有一次發生是,盆栽裡的玫瑰花被偷的事情,回憶蠻有趣
提到眷村,大家總是想到那些簡陋的平房
還有操著外省口音的軍人老爸
及村子中央的那個籃球場
眷村很多戶
來自各省的老長輩
各省的習俗、各省的不同美食
眷村大概是台灣最特殊的群聚現象
隨著時間或許政治因素
眷村及其所代表的台灣文化正逐漸消失
不管保留或消失
因為我非常有幸在這麼一個環境裡面成長
全台灣的眷村大都是這個樣子
眷村對我來說,就像娘胎一樣
就是一個大家庭,不像一般大廈或公寓互動感覺這麼冷淡
全中國三十五省的人都聚在一起
等於是一個中國文化、語言、風俗習慣的交流中心
很難說得清楚
也就是這樣,眷村就變得有趣
因為隨時都有新鮮事發生,能玩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尤其是過年時每家每戶都燃放長串的鞭炮,此起彼落,真刺激
眷村的發展隨著老一輩的逝去而衰敗
回到眷村,會覺得那是一座死城
但即使如此,還是很多老人寧願待在眷村裡
眷村那些伯伯、阿姨們,是比親兄弟姊妹更親的人
也是他們惟一可以依靠的人,互相慰藉互相照應
他們可以聚在一起相互取暖
這是他們不願離開眷村的原因
然而眷村改建已是不得不進行的工作
看著陪著自己長大的「左營勵志新村」時,不知道拆除日期,心中還是充滿不捨
現在把紀錄下來讓我們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

慢慢看就知道眷村第一代的人是怎麼來的住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裡
大家如何共生、共存
瀏覽照片紀念我成長的故居─左營勵志新村257號
非常感謝大表哥(家銘)拍照紀念

Marian寫於2007.6.10

感官之旅

嗅覺
沉默無語的知覺╱氣味地圖╱紫羅蘭與神經元╱氣味的型態╱大量的光線╱帝王蝶的冬宮╱體內的海洋╱汗的國界╱氣味的個性╱費洛蒙╱鼻子╱噴嚏╱氣味的偽裝╱玫瑰╱墮落的天使╱嗅覺喪失症╱嗅覺天才╱馳名的鼻子╱獻給諸神的祭禮╱埃及豔后的後裔
觸覺
感覺的泡泡╱談觸覺╱最初的觸覺╱觸摸是什麼?╱傳送密碼的使者╱毛髮╱體內的氣候╱皮膚有眼╱觸覺世界的探險╱動物╱剌青╱疼痛╱解除疼痛╱痛點╱吻╱手╱專業的觸摸╱禁忌╱潛意識的觸摸
味覺
屬於社交的知覺╱食與性╱雜食動物的野餐╱食人與聖牛╱味蕾的盛放╱最後的晚宴╱恐怖的餐點╱癮的來由╱巧克力的精神藥物學╱香草禮讚╱關於松露╱薑與其他藥方╱如何在地洞中製作麋湯,或在太空中用餐╱河豚,追求刺激的食物╱美女與野獸
聽覺
傾聽心聲╱幻覺與帘幔╱擬聲╱喧鬧的噪音╱聽覺的極限,聲音的力量╱聾╱動物╱流沙與鯨之歌╱會記憶的小提琴╱音樂與情緒╱音樂是語言嗎?╱讓我們來量一量╱聲音的大教堂╱地球的召喚
視覺
觀看者的眼睛╱如何觀看天空╱光╱色彩╱為什麼樹葉在秋天會變色╱動物╱畫家的眼睛╱美麗的臉孔╱觀看太空梭在夜間升空╱環形的力量:指環╱家的圍牆
共感覺
幻想曲╱追逐謬斯附記

作者介紹
黛安‧艾克曼 Diane Ackerman 集《紐約客》等雜誌專欄作家、詩人、記者、探險家於一身,寫得一手好詩、漂亮散文。熱愛自然的艾克曼著述甚豐,頗獲好評,包括受到全球讀者喜愛的《感官之旅》、《愛之旅》、《Deep Play心靈深戲》、《艾克曼的花園》、《氣味、記憶與愛欲》、《鯨背月色》及《纖細一線》等,美國公共電視網(PBS)曾將《感官之旅》相關內容製作成系列影集。此外,她的詩作亦豐,包括《甜笑的美洲虎》及《讚美破壞者》。 艾克曼動人的文筆受到許多獎項肯定,包括布洛斯自然獎(John Burroughs Nature Award)和美國學院詩人勒文獎(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 Lavan Award)。她目前是康乃爾大學客座教授,先前則曾任李奇蒙大學榮譽教授。她所獲得的另一項殊榮,就是有一個分子以她為名,稱作 「dianeackerone」。
● 艾克曼個人網站 http://www.dianeackerman.com/

報名

從小因受媽媽的影響學習書法練多年
國小畢業至海青選擇廣告設計
因覺得自己審美觀越來越強
海青求學中曾學過素描、水彩、國畫、油畫
希望將唸東方,從這階段開始,這樣實力和能力才會更紮實
也能學到更多,知識無限
我於94年在工作期間發覺自己所學不足
在職場10幾年很想再學習,受姐姐、同學畢於東方
尤其是東方不只是我的興趣
我人生拼圖欠缺一塊
必須在東方補足而且我的一個長輩也任職於東方
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我選擇東方是我學習的園地
Marian寫於2007.6.11

2007年9月20日 星期四

推薦

我家裡訂聯合報每週出刊紐約時報翻譯原文
紐時標題內容令我開始注意的是,有時我會剪下來
讀紐約時報,給我感覺好像是一輩子、幾個世代下來
就是這個樣子,大家要吵架可以在同一個地方
紐約時報讓我感到周圍人、事、物、環境變化,跟全球的差異在那裡
看見跟本國報紙標題比較,相同的報導,會從不同角度切入
建議己婚的女人應看紐約時報,紐時有談到婚姻、孩子問題
建議己婚的男人愛談政治、性、外遇應看紐約時報,紐時也有談到這個
有審美觀、時尚感的話,閱讀紐時英文學習有幫助,提昇競爭力
如果英文實力很強,出國旅遊看懂的一切,視野擴大,也能學到更多
看不懂英文意義也要看,就算是瀏覽一遍
也可以擁有比別人更豐富的國際觀及知識
如果有寬闊的國際觀及時事常識、時尚、藝術文化,對英文學習有幫助
Marian寫於2007.6.9